“匀度”是新闻纸的重要质量指标,也是纸页物理强度和印刷适性等质量的基础。但用国产装备生产的新闻纸恰恰在匀度上与国外产品差距甚远,这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。
匀度不佳的原因众说不一,但“国产装备落后”的宏观结论恐拍是谁都认可的说法。可这一说法并未揭示匀度不佳的具体原因。天津金兴纸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从对浆料中“各组分纤维行为”的研究入手,终于揭示了“细小纤维组分”(过70目筛)过度流失才是匀度不佳的真正原因。
正常的纸页结构是长、短不同组分纤维和细小纤维平衡存在、均匀交织的结果。长纤维组分构成纸页的网络骨架,在骨架的“空穴”中细小纤维以“填充”和“胶粘”作用把这一松散骨架结构“匀化和强化”。缺少细小纤维,纸页的匀化和强化将无从谈起。
细小纤维浆料中的比重约为20%,但它的比表面积却是长纤维的2-5倍。大的比表面积所暴露出的大量“羟基”在纸页性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浆料脱水时,细小纤维群体所形成的强大电位使纤维“静电斥力”加大,有效抵御了纤维“絮聚”,提高了抄造匀度。在湿纸页干燥时,填充于网络空穴中的细小纤维群体则以“胶粘剂”形式与长纤维“缔合”成“氢键”,从而提高了纸页的抗张强度、撕裂强度和拉毛强度,减少了纸页印刷掉毛的机会。细小纤维对长纤维网络空穴的填充,使纸页外观均匀、细腻,光泽柔和均一,印刷清晰度和不透明度改善。
纸页需要细小纤维,细小纤维流失会使体系失去平衡,一个失衡的系统难以生产出高质量产品。但流程中流失细小纤维的环节比比皆是(如浮选、洗涤、浓缩和脱水等)。细小纤维流失后,长纤维组分在浆料中的比例过大,其缠绕作用增强,体系电位向“等电点”偏移,纤维间静电斥力减少,纤维絮聚变得严重,匀度由此明显下降。透光观察纸页呈“云彩花”结构,云彩花之间的结合部成为强度和透印的薄弱点。在显微镜下,失去细小纤维填充的长纤维网络空穴处呈现凹陷状,它除了使纸页粗糙、两面差增大、紧度和平滑度不佳外,更由于缺少细小纤维的粘合剂作用,部分长纤维游离出纸面,这就使印刷掉毛倾向更为严重。加大压榨和压光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,但高压力使纸页产生“硬平滑”(被动平滑)而出现“压光亮斑”,同时部分纤维被压溃,这反而成为新的掉毛来源。压光亮斑则使纸页失去了柔和均一的光泽和细腻的外观,透印的机会也大为增加。
提高匀度是全面提高纸页质量的基础,而恢复系统长短不同组分纤维的比例平衡则是唯一的突破口,那么,打开突破口的钥匙则是高效率地提高筛选系统的“筛分”能力。为此,金兴纸业展开了以提高传统筛选设备(高浓压力筛、旋翼筛)筛分能力为目的的试验并取得了突破性结果。试验中筛选设备把浆料筛分成“良浆”、“轻杂质”(热熔胶、塑料片、热固型油墨残片和泡沫颗粒等)、“纤维类杂质”(纤维束、过长纤维和OCC类纤维等)和“重杂质”四部分。杂质的筛选除使良浆“匀整性”和清洁性显著提高,加之系统“留着”能力的改善,较好地实现了系统的平衡。纸页洞眼、半透明点等纸病消失。而除砂器的改造,使重杂质的筛除效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。因此,在上述基础上抄造的新闻纸匀度有了很大改观。在较低压力下抄造,实现了纸页的“软平滑”(主动平滑),纸面干净、均匀、细腻,光泽柔和无亮斑,其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当接近。 以较少资金对传统装备进行改造成为本技术实施的特点。目前,这一成果正逐步向生产中转移。它不仅对新闻纸很有意义,同时对其它纸种生产也有参考价值。由此,国产装备生产高档新闻纸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摘自《纸业资讯》
科技创新 诚信为本
京公网安备:11010102002019号联系方式: 86-511-88820202 |
传真: 86-511-88820201 |
地址: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 |